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人才资讯

宁波人才政策解读:每年1.5亿撬动民间资本“以投带引”

 

如何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形成“爱才引才惜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对于政府来说,无论是人才政策还是引导基金,起的主要是“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最终的内生力量,还是在于企业,在于市场。

  

  近日,我市出台《关于创新“3315计划”引才模式支持民间资本引进高端创业团队的实施意见》,就是用政策引导激励民间资本投资人才项目、推进创业创新,就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民间资本“以投带引”,为宁波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更多优质“源头活水”。

  

  关键词:拓宽引才视野

  

  如果说,“3315计划”原有引才模式是凭借专家智慧,慧眼识才,那么,新出台的“3315计划”资本引才政策,则是巧用市场力量,借力引才,重点引进支持宁波“3511”先进制造业和智能经济领域创业团队项目。

  

  在该项《意见》中,围绕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海内外择优支持符合宁波产业发展方向,有望提升宁波产业水平、引领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层次创业团队。对民间资本“以投带引”推动创业团队项目落户宁波的,简化认定流程,择优开展资助,推动人才项目加快集聚发展。

  

  从人才项目来看,我市将重点引进“3511”先进制造业和智能经济领域创业团队项目,主要包括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产业,绿色石化、清洁能源、汽车、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五大优势产业,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石墨烯、专用装备、关键基础件、光学电子、集成电路和工业物联网等一批重点培育的细分行业相关领域的团队。

  

  在项目资助方面,我市将对入选的创业团队项目,按申报时实际到位民间资本货币投资的30%给予资助,一般不超过2000万元。对人才层次高、影响力大,项目核心技术世界领先,属于颠覆性创新,且产业化、市场化前景特别好的重大人才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资助额度上不封顶。同时,对人才团队的子女入学、家属保障、住房补贴等生活细节也予以全力保障支持。

  

  “该政策的视角不仅仅盯着海外,也不仅仅关注‘高大上’领域,对国内的优秀人才团队项目、对民间资本‘以投带引’推动落户宁波的创业团队项目,予以资助补贴,拓宽引才视野,探索创新引才模式,形成社会引才的闭环。”市委人才办相关工作人员说。

  

  关键词:撬动民间资本

  

  “金融去杠杆,引才要加杠杆”。

  

  宁波,天生就是个民间资本的富足之地。海邦人才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才·富”基金……近年来,通过政策的引导和制度的创新,一批旨在发挥资本“杠杆”作用的资本平台,陆续汇聚宁波,在人才初创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变则通,通则久。在招才引智的过程中,在离岸孵化的过程中,不少活跃在宁波风投领域的人士发现,和传统政府主导的引才模式相比,“以投带引”的引才模式具有更多的机动性和操作性,可以提高引才的成功率、保证引才的质量,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更大的人才吸引力。

  

  创新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引进机制,鼓励企业想办法、出奇招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对此,此次实施意见用人才政策的倾斜对民间资本“以投带引”模式予以肯定。据估算,宁波在吸引民间资本引才这件事情上,每年要再砸1.5亿元,通过择优资助已获民间资本投资的创业团队的方式,推动人才项目加快集聚发展,激发民间资本投资人才项目的活力。

  

  同时,这些民间资本引进的企业,同样有机会入选“3315计划”,获得叠加的政策优势和创业资本——对于初创型的科技型企业来说,这往往也意味着更大的利好和激励。

  

  其中,入选“3315计划”的各类人才(包括团队带头人和核心成员),经自主培养升级成长为宁波市人才分类目录中顶尖人才和特优人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除外)的,分别给予人才一次性200万元、50万元奖励;入选团队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浙江省“千人计划”,市本级最高配套资助100万元,区县(市)还将给予最高200万元配套资助;对“3315计划”人才(团队)创办的企业,可由合作的商业银行授予最高20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此外,对发展较快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

  

  人才和资本“联姻”之路

  

  2011年,宁波海邦人才基金成立,首期规模3亿元,是一只由政府引导、海归企业家发起,以“成功老海归帮扶新海归创业”为主旨的风险投资基金,致力于帮助归国创业人才克服创业期间的“水土不服”问题。2016年9月,又新成立第2期规模2亿元的宁波北岸智谷海邦人才基金,重点扶持智能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高新技术企业及人才项目。

  

  2012年,宁波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应运而生,作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引导作用,支持人才初创企业走过创业初期的风风雨雨。如今,这个以“天使”命名的基金已蔚然成势。其中,以技术和智力“背书”的人才项目,正是天使基金投资的重点。

  

  2015年年底,我市出台人才新政25条,聚焦人才早期创业项目,以众筹模式建立首期2亿元的“才·富”基金,定期开展对接活动,实现人才与资本共创共赢;对“3315计划”团队创办的企业,可由有关银行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信用额度支持等等。

  

  2016年7月,宁波有了自己“家门口”的资本市场———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正式开业。作为面向实体经济,提供企业私募证券发行、转让等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开业就受到本市企业的热烈欢迎,当年就有近500家企业申请挂牌,审核通过400余家。

  

  此外,我市加快推进全市科技信贷风险池建设,面向创新型初创企业提供非抵押、非专业担保项下的科技信贷业务;鼓励科技银行、设有科技金融部的商业银行,为入驻市级众创空间的创客企业提供科技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服务,对因提供科技信贷而发生的单笔30万元以下的不良贷款,可由科技信贷风险池给予全额代偿。

  

  各方点评

  

  1、浙江赛创未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赛伯乐宁波基金总经理金晖:

  

  做了10多年的风投,我看过不少技术和模式创新的初创企业,高科技、高人才、高成长、高不确定性,是它们共同的特点。要知道,要将一个技术产业化,甚至颠覆行业,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煎熬”的,中间势必需要资本的大力支持。

  

  但是,初创型企业没有抵押,没有担保,银行等传统资本力量不会轻易放贷,风投机构则填补了这个空白,他们在高科技企业早期成长时迅速介入,为初创型科技企业“解渴”“引路”。可以说,近年来,宁波政府主导设立天使引导基金和风险引导基金,多家民营资本迅速介入,大大推动了产学研的加速转换。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人才新政的出台让我们倍感振奋。特别是新政中指出,借用市场的力量,按申报时实际到位民间资本货币投资的30%给予资助,每年再投1.5亿元吸引民间资本引才——这一点,是力度很大的,也是一次很大的创新和探索。

  

  在我看来,此举可以进一步让更多好项目和优秀人才得到发展机会,是一大利好。此外,此举势必也将激励更多优秀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来甬,以投代招,增强宁波对人才的附加吸引力。最终,我相信该政策出台,势必将对宁波整个招才引智生态链带来很大的推动,让真正市场化的力量介入,将宁波打造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高地。

  

  2、盛世投资合伙人、盛世方舟主管合伙人谢作强:

  

  自2011年启动“3315计划”以来,宁波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打造引才、聚才品牌,6年来成果显著。此次出台该项政策,以资本市场的维度评审、扶持人才项目,充分展现了宁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拘一格引人才的决心。

  

  在人才引进工作上大胆创新,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加大了宁波对优质人才团队的吸引力,将有效促成各类优质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落地,加速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以市场的角度选拔人才,有利于保障人才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在资本助力下加速人才团队落地后的发展;通过人才与资本的互动,可以有效激发社会资本投资人才项目、推进创业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活力,着力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工作新格局。

  

  作为宁波创新创业创投平台的代表,盛世方舟将积极行动起来,把人才与资本更好地对接起来,帮助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我们将和众多创新创业者携手,一起释放新动能,让宁波的人才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3、市“3315计划”创业个人、宁波中科毕普拉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海:

  

  作为刚刚入选市“3315计划”的创业个人,我认为此次出台的新政是为企业量体裁衣、实事求是的好政策。利用市场力量的引才方式,可以使得评审工作更加灵活多变,也能够相应节约企业、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时间,极大提高项目申报效率和积极性,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以说,自我国开展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而利用市场力量、社会资本引才,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宁波市政府探索建立市场化评审机制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现有评审机制优化调整,不但更好地发挥了市场化引才作用,更快地响应企业需求,助推企业的成长发展,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各类社会资本关注人才项目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智本”与资本的深入交流与合作,真正实现了一举多得。

 

来源:长江网


     Copy right©2007:All Reserved. 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二路77号光电园二层北 办公电话:029-88328230 传真:029-88316024
                     陕ICP备 19002690号 陕公安网备 61019002000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