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人才资讯

创新动能人才驱动专访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主任张波教授


        国家层面重视,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广阔,边界进一步拓展;沉淀积累后厚积薄发;这些综合因素造就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微信图片_20180517153520.jpg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主任,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主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IEEE 电子器件汇刊编辑)


        张波,长期致力于功率半导体技术研究,获中美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2项。领导的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已培养出博士50余名、硕士600余名,为境内外企业开发百余种(款)功率半导体领域新工艺和新产品,实现销售数十亿只。


        创新动能与人才驱动——专访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研究中心 主任张波教授


        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决定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高度,成都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增长极,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主任张波教授清晰地指出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所处的方位与坐标,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他看来:


        “大批受过很好训练、知识水平与世界同步的人才汇聚将让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受益。当前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成多地实现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成都此时应厘清路径、凸显特色、踏实前行, 无需看别人的发展如何,关键在于自己能如何发展。”


        半导体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


        产城:国家明确将半导体产业列为战略性产业,2014 年6 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正式发布实施;十三五规划期间,政府继续对半导体产业给予财税优惠相关政策并加大投资;在您看来,中国半导体产业前景如何?


        张波: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是必须的。对中国这样的制造大国而言,半导体元器件是最基础的。


        我们虽然是多种电子产品的制造大国,但产品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并没有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只是对外加工。


        如果这一块我们没有发展起来,那么对中国以后的发展是极其不稳定的;就目前而言,中国在半导体上有着很大的需求,而我们自己的半导体产业还不足以来维持内需,相当部分的半导体要靠国外进口,对半导体产业来讲,我们自己首先要把握内需,大力发展半导体,这对我们国家来讲,不论是国防还是经济都是很必要的。


        半导体产业是全球高度竞争的产业,而且国内还存在着市场技术的问题,核心技术有没有,产品在市场上有无竞争力制约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半导体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 作为国内的半导体从业者,我们一定要明白,国家投资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们要有一定的理性,半导体产业是全球性产业,市场和经济法则起着决定性作用,不要头脑发热。


        产城:此前您曾谈到国内外在半导体产业上的差距,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目前境遇是否有所改变?


        张波:国家在《集成电路发展纲要》里面很清晰的写明了国家在2020年集成电路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一个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中间目标。


        虽然我们国家集成电路走的越来越快,但实际上由于这个行业发展的太迅速,资金投入太大,所以我们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是始终有几代的差距。


        我们的设备虽然有一些已经进入国际大厂,但是整体来讲跟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还是需要国家政策扶持。


        总体来讲,我们在设计和封装上相对差距小一些,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国内的封装技术能排进全球前五名。


        但是在设备、工艺制造和硅材料上面差距较大,作为半导体从业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样的境况近两年来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当然整体态势是继续往前追赶。


        一方面,我们的设计水平在提升, 制造能力在不断发展,以往设备不足需要购买、引进,现在装备、设备自行研发制造的多了,这是工业基础的整体体现;

        另一方面,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产业链上的不足,以往我们不是产业链的科学布局,多从单个企业的产品的产业链着力,而非从全行业的产业链考虑;原来我们缺陷太多,只好针对产品发力,现在我们可以针对市场所需精准发力,培育产业生

               微信图片_2018051715420800000.jpg


        软硬结合且要转换思维


        产城:当下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而半导体行业也发展得越来越迅猛,那么二者之间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张波:互联网的基础是半导体器件,没有硬件哪来的软件,哪来的网速,哪有那么快的运算速度,哪有那么快发展的移动平台。


        只是现在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让我们做硬件的深刻体会到要时刻跟着市场走,做出更好的硬件。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对传统硬件思维的冲击,硬件从业者应该要有思维的转变,互联网是离不开硬件的, 但硬件强大以后,硬件在系统中间的作用就变弱了,这时候一定要有互联网的思维。


        因为硬件已经很强大了, 但是用户体验的是软件,其产品的升值部分被互联网所占据,硬件部分是基础,但是赚的却是辛苦钱。


        这个时候你应该立足于自身的长项,有些做硬件的企业就从硬件往系统走,针对特殊的应用,软硬结合起来,总的来说需要转换思维,不能像以前一样做硬件的只是着眼于硬件这一块。


        现在做系统的在往芯片走,做芯片的或者有特色,或者就要将产业链拉深拉长,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发展中应对市场的变化,解决自身的问题。


        产城:物联网、人工智能、5G 和量子技术的迅疾发展正让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持续增大,有观点认为中国可以借此加快缩短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对此您的看法是什么?


        张波:5G 时代的到来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对器件提出新的技术要求,中国也正努力在5G 时代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芯片,人工智能需要新的芯片,芯片的应用场景在不断丰富,市场随之扩容。


        对于中国而言这确实是机遇所在,我们有体量最大的市场,也有着多年的积累,新经济模式的创新带来了窗口机会,拉平了竞争的起点线, 作为后来者,我们敢于尝试,这就是优势所在。


        国家层面重视,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广阔,边界进一步拓展;沉淀积累后厚积薄发;这些综合因素造就了产业的高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有走歪了的个体,也出现了一定的乱象,但发展是不可能永远理性的,只要理性政府引导+ 市场化运作, 整体趋势向前即可。

                   微信图片_20180517154446111111.jpg 


        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产城:成都在半导体行业的境遇如何?


        张波:成都一直都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力量,是国内最早的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近年加速发展,进一步夯实了集成电路产业基础,与重庆、武汉、合肥等城市组成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第二集团。


        据《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优先发展,集成电路方面,成都将发挥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比较优势,增强先进封装规模与水平,针对设计、制造薄弱环节, 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大力发展以二、三代化合物半导体为代表的特色集成电路,引进发展集成电路设备及材料,加粗、拉长集成电路产业链,打造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第三极。


        具体来看,成都以高新区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核心区,以双流区和天府新区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点园区,结合全市各区特色及优势,全面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及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


        一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龙头及优秀企业,如英特尔、德州仪器、格罗方德等进驻成都,中国电子、中国电科等大型央企也落子成都,海威华芯等一批本土企业发展很快。


        同时应该看到,这些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成都在城市竞争格局中的处境并不十分乐观,成都要想真切实现“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第三极”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成都现有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应保持“追赶者”的姿态,以更大的支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进一步培养本土企业。


        产城: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和发展实践表明,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智力保障,当前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培养情况如何?


        张波:总体而言,基础人才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所在,成都科教资源丰富,高校及科研机构众多; 同时,成都是创新创业的乐土,也是非常适宜生活的城市,对人才汇集非常有利。


        但也应看到高端人才并非成都的长项,相对北京、上海与深圳, 成都在高端人才方面是有差距的,此外也应注意到其他城市对人才的大力引进程度。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将人才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


        电子科技大学现在是公认的在全球培养功率半导体人才最多的高校, 并且学术水平和产品研发水平已经得到业界的认可。


         功率半导体,特别是以IGBT、功率MOS 为代表的硅基功率半导体已经是高度成熟,并且实现了产业化,但是这个方向现在主要是由一些国外的大公司在推动,国外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是以宽禁带等新的热点来进行培养。


        但是在国内,硅基功率半导体器件还主要由国外产品占据市场,对国内企业和高校均有很大机遇。结合我们几十年的研发基础, 因此我们在硅基功率半导体人才培养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外硅基半导体大部分都是企业在研发。


        但是对国内而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对硅功率半导体的研发有着迫切的需要, 刚好我们电子科大在这块有着深厚的积累,一方面我们大力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做一些产学研的合作,在产学研合作中间把人才培养得更好, 这些方面的优势是国外现在没有的, 每年我们学校都会向社会输送近百名功率半导体行业的高质量人才。


        而我们实验室的战略是:把握行业机遇, 做好产学研合作,推进国内功率半导体行业发展;同时我们不能持续落后, 将紧跟国际前沿,结合自身特点,做出特色。


来源丨《产城》杂志三月刊

     Copy right©2007:All Reserved. 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二路77号光电园二层北 办公电话:029-88328230 传真:029-88316024
                     陕ICP备 19002690号 陕公安网备 61019002000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