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业难以发展,是因为人才稀缺吗?中国半导体之父给出结论。进入科技时代,芯片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手机、电视以及各种数码产品都不能缺少芯片的支持,在21世纪初,我国在芯片上的弱势可谓是非常明显,一些人甚至笑称,如果谁能够造出芯片来,那这个人肯定会直接被最好的大学聘用,还会被国家保护起来,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甚至出现了臭名昭著的“汉芯事件”,那就是套用外国的芯片实现“自研”,但这件事也同样体现出我国对芯片的渴望,好在总有一些人是在脚踏实地的投入研发,随着华为公司的崛起,我国率先在手机芯片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虽然华为公司是实现了自研芯片,但问题又来了,芯片的制造成了大问题。我国的芯片产业可谓是一波三折,难道中国这么多的人才,都解决不了一块小小的芯片吗?说起芯片产业,就不得不回到半导体产业,因为芯片说到底就是集成电路,在中国,有一个人被称作“半导体之父”,他就是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汝京,在芯片这一块,他应该有着最高的话语权。
张汝京表示,我国的芯片产业依然存在很大弱势,虽然中国这些年来在半导体产业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且培养了大量的高端人才,这些人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人才从来就不嫌多,我们仍然需要人才,大量的人才,人才的重要性在芯片和半导体领域最容易被体现出来。
张汝京表示,为了发展我国的芯片产业,中芯国际不得不从海外高薪聘请大量人才参与到研发工作中来。在中芯国际势头最旺的时候,中芯国际曾在海外招来了超过1000名半导体产业的高端人才,不仅如此,中芯国际还要继续培养更多的本土半导体产业的人才,多多益善,因为我们在半导体领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仍然面临很大的人才缺口。
我国现在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才流失。举个例子,在美国高通公司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华裔美国人,这些人大多在芯片或半导体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他们有些人可能会自愿回到祖国参与到芯片的研发工作中,而有些人则需要通过“挖墙脚”挖回来,总而言之,中国的芯片产业想要发展起来,还需要更多的人才。